「个人成长」巴纳姆效应:清醒地认识自己

什么是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是以著名魔术师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来命名的,他曾经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巴纳姆效应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而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就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为了证实“巴纳姆效应”对大众的影响,精心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人格特征测验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其中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真实结果,另外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令他感到惊讶的是,绝大多数的参加者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第二份结果更为精确地描述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认识自身未必比了解他人要容易。认识他人时,我们容易站在理性的角度,做出较为公允的判断。然而对于自身,因为太过于熟悉,习惯用感性的眼光审视自我,再加上时常受到外界信息的困扰,我们在心中勾勒出的自我形象,往往与真实的自己相去甚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借助外界的信息来评判自己,经常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或许你原本就是一只极具天赋的“白天鹅”,只是因为才能还未发挥出来,却因为别人不公正的评判而妄自菲薄,认为自己是一只“丑小鸭”;在与异性交往时,对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止都会在心头掀起涟漪,成为自身魅力的重要评判依据;或许别人的一句无心之话,便认为对方不尊重自己,对自己有成见,无端生出恼怒、嫉恨等情绪,影响了自己的心绪。

有些时候,我们不仅将别人的评判当做窥视自我的镜子,更将大众的特征当做自己的特质。一位心理学家根据大多数人的心理特征,写下了这样一段描述性文字:“你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有自我批判的意识。你有很多特殊的能力,有望成为你的优势,但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轻松克服它们。你喜欢每天的生活都有新意,讨厌受到束缚。你喜欢独立思考,并因此而自豪,有时也会听取别人的建议,但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你是不会断然接受的。你不喜欢过于坦率地表露、展示真实的自己,认为这是不明智的举动。你时而外向、友善、喜欢交朋友,时而内向、谨慎、沉默寡言。你有梦想和抱负,有些往往是不现实的。”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很多人看过这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文字后,绝大多数都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活灵活现。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巧妙运用了“巴纳姆效应”的缘故。算命先生深知,前来占卜的人大多是一些情绪低落、迷茫无助、对未来缺乏把控的人。这时候,他们的心理依赖性比平时更强烈,受他人的心理暗示也就更大了。算命先生先用一些安慰的话,让求助者获得心灵的安慰,赢得他们的信任,接下来的一番模棱两可的话便自然让人深信不疑了。

群居的人类难免不受他人的影响,若想打破巴纳姆效应并不容易。我们要学会从多种渠道搜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与自己身边的人相比较,得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坦然面对自己的优缺点,做真实的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别人的坏情绪影响自己。

创业

「个人成长」詹森效应:解除自己的恐惧

2022-8-23 19:10:21

创业

「个人成长」瓦拉赫效应:找到自己的最佳出发点

2022-8-23 19:13:08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