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学习篇」用知识指导实践

用知识指导实践

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使事业不断发展,这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否则,就会学而无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用知识指导实践,如果学无所用,就违背了学习的初衷。

学以致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能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充分发挥知识的力量。

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发挥巨大作用,这正是获取成绩的关键所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就需要具备学以致用的习惯,使知识为你所用。

清朝有一个姓张的读书人。他讲古书时,可以滔滔不绝,讲得头头是道。可是若让他去处理实际问题时,就显得很迂腐。

有一天,他得到了一部兵书,如获至宝,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了好几天,并自以为熟通兵法了。

正好赶上一群土匪聚众生事,于是他招集了乡兵,前去平乱。可是当他按兵书上所说的作战示意图行事之后,在初次交锋时,就被土匪击溃,自己还险些被土匪抓走。

后来,他又得到了一部关于水利方面的书,对此书进行一番研究之后,自认为可以把所有土地变成良田。于是让人按他设计的图纸兴修水利,结果水从四面八方的沟渠流进了村里,险些把村里的人全部淹死。

这个故事听起来让人捧腹大笑,但是也让人深思,它嘲讽了那些一切以书为法的读书人。那些书呆子不能将书本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不知道把学与用结合起来,因此,关键时刻误了大事,还险些酿成大祸。希望所有人都能以此为鉴,将书读活,学以致用。

顾炎武在赞同这一观点的同时,亦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朱熹也提出:“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只要你掌握这种读书方法,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籍,取得更多的收获。

书本上的知识须变通,上面记载的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不同事件或一些奥妙精深的理论,所以需要因时、因地、因势的不同,适当改变方式方法,千万不可照搬书本,不思变数,不然就会成为第二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那样势必会贻笑大方。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此理。

读书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爱读书而不与实际相联系是没有用的。最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便是与实际相联系地读书。

如果你想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必须把知识与生活(工作)经验相结合,变成一种全面的认识。否则书本上的知识就是片面的、无用的了。

为了让知识造福人类,必须学习和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以致用,那么拥有再丰富的知识也只能是个书呆子。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经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对他的儿子进行劝勉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认为书上的东西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就应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不但可免于浮躁,还可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在学以致用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学生们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往往只当做是一种知识形态,因此没有受益匪浅的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才使他们感受到知识的重要作用。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需要不断地锻炼自己,摸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在将来的事业中更好地利用和发挥。

创业

「个人成长:学习篇」活到老,学到老

2022-8-30 13:50:53

创业

「个人成长:时间管理」如实赴约,提高时间观念

2022-8-30 13:57:02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