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大家都在做的事就是对的吗

从众:大家都在做的事就是对的吗

有一种现象是值得我们警惕的,而且一定要慎重对待。

别人都说好看的剧,你就觉得一定好看;

别人都说正确的事情,你就觉得一定正确;

别人都去买的衣服,你就觉得一定是流行;

别人都说对的观点,你也跟着点头称赞。

假如上述行为都发生在了你的身上,很不幸,你的大脑已经具备了一种顽固的自我麻痹的低智思维模式,这就是我在本章中要讲的:处于羊群里面的一只“快乐的猪”。你已经很难在每一时刻都做出尽可能客观地判断,毋庸说在第一时间用正确的、个性化的思想表达出来;你已经逐渐演化为一个没有独立思考的人。

为了面子,此时也许你会狡辩:“不,我其实有自己的想法,但我不想得罪他们,所以就随大流了。”听着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如果你长期如此,就会像《乌合之众》中预测的公众的思考特点与行为习惯那样,进入真正地麻痹状态。

到这时,你会百分百地肯定周围人的看法,心智处于拒绝思考的关机模式,不再相信内心深处那个无比清晰的答案。你的思考和行为都将遵循唯一的标准:别人是怎么做的?

这就是我们大脑的思考规律,没有人可以战胜长期的思维习惯。就守卫心智这一话题来说,战胜从众的思维习惯是极为关键的。从消费到情感,从投资到事业,人们有五分之四的决策都源于从众的动机,因为别人这么做了,所以你也倾向于这么做。

现在我再问你一句: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就一定是对的吗?

心智的从众模式

英国作家毛姆说:“就算有5000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尽管事实如此,但作为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与大多数人保持高度的一致,采取随大流的做法,这就是所谓的“从众心理”。这时,人们的心智维持在一个平均指数上,被周围的意见、习俗和旁人的指指点点所左右,不由自主地做出大家共同认可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多数人的看法往往是对的。比如流传几千年的道德观: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抚养孩子等。但是盲目的从众心理,则让你在另一些随机事件上缺乏分析:

第一,你可能不再独立思考,对事情采取一刀切的标准;

第二,你变得毫无主见,缺乏个性化的判断力;

第三,你在多数事情上墨守成规,从不主动创新,除非有人这么干;

第四,你对新生事物缺少洞察能力,容易上当受骗。

所以,是时候拿出勇气怀疑了。打破从众的心智模式,就要拥有怀疑精神。一件事情即便有千万人跟着去做,形成一种流行的风潮,也不见得这必须是你个人的选择。在该怀疑的时候,就要坚决丢掉从众心理。

科学家做过一次著名的从众心理实验:

实验者让7个大学生坐在一排,其中6人是实验者的助手,只有1人是真正的被试者,被试者并不知道其他6人的身份。实验开始之后,实验者向所有人展示了一条标准直线X,同时向所有人出示用于比较长度的其他三条直线A、B、C,其中有一条和标准直线X长度一样。接下来,实验者让所有人(其中包括6个助手和1个真的被试者)说出与X长度一样的直线。实验者故意把真的被试者安排在最后一个,让前面6人都按照事先的要求说出统一的错误答案,最后由真的被试者判断哪条直线和X长度一样。

实验结果是,在被试者做出所有回答中,有37%的回答是遵从了其他人意见的错误回答,大概有3/4的人至少出现了一次从众行为,有1/4的人保持了独立性,自始至终没有一次从众行为。

对于这个实验,你的感想是什么呢?是否坚定地认为自己绝不可能犯这种愚蠢的错误?没错,当你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待在卧室中时,一定觉得自己是聪明的,怎么可能像他们一样呢?可事实上,当你待在一个群体中,难免会步入从众的轨道。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需求,看世界的视角与对生活的诉求总有区别。但很多时候,人们不得不屈服于群体,融入所生活的环境。

我们的思想与周边的人建立了连线,互相传递信息,彼此影响,构成了每个人心智模式的基础。

例如,由于担心自己不够时尚,担心不被别人接受和喜欢,你会自觉地遵守大家都认可的行事规则,追求众人也在跟随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智就向“偷盗智商”的人敞开了大门。

偷懒的动机

因为想偷懒,所以把判断权交给大家。这是一种常见的从众原因。

比如在大学生活中,从众现象出现在我们的学习、消费以及一切行为的决策层面。看到同学们从网上摘抄作业,你也产生了偷懒的念头;看到同学们放弃了考研,找单位实习,你也产生了就此毕业参加工作的冲动,因为考研是一件很累的事情;看到同学们都在计划支持某个人,选他当社团的领导者,你也准备改变现有的想法,因为你觉得跟他们解释自己的理由实在太麻烦了。

我的行政助理告诉我一件事:

她是一个天天在公司加班到很晚的人,夜里11点左右才离开公司。开始的几个月,她喜欢一个人去附近的地铁站,坐地铁回家。按她的话说,这是一段“孤寂但自由”的旅程,独自走过300米的小巷,迈上不远处的大道,再步行几十米进入地铁站,她很享受这样的回家之路。

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我发现有许多员工和我一样加班到深夜,他们是怎么离开公司的呢?原来他们一起叫了专车,这样就不用考虑下班时如何回家了。”于是,她也选择了这种做法,加入到了他们的阵营中。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就是一种从众现象。叫专车提高了出行成本,但由于不用自己操心,人们反而觉得是划算的。

“从众现象”无处不在,一如看见别人购买打折商品自己也会跟随一样。人们总因为害怕与他人格格不入而开始屈服于群体的选择,像群体那样思考和行动。但实际上,我们没必要这么做——保持冷静和判断力,突显自己的独特性,就能在心智层面傲然于众人。

关键在于,你不能让自己的大脑偷懒。

正确的选择

从众心理对于选择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著名的阿希实验。

心理学家阿希关于线条判断的“从众实验”是这个领域内最为著名的一次测试。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条。

阿希在校园中招聘志愿者,号称这是一个关于视觉感知的心理实验。实验在一间房间内举行,形式非常简单,就是给被试者呈现两张纸,一张纸上印着一条线段,被试者需要在另一张印有几条线段的纸上找出与刚才那条长度相同的线段。实验需要测试多组不同的被试者,7~9人一组,每组人要做18次测试。

当志愿者来到实验房间时会发现,屋子里的七个座位已经坐了6个人,只有最后一把椅子空着。你会以为别人都来得比你早,但是你肯定没想到那6个人的身份——他们其实都是阿希的助手,来当托儿的。接着好戏就上演了,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被试者们是按座位顺序一个接一个回答问题的,这样每次志愿者总是最后一个回答。在18次测试中,实验助手有12次故意出错,当然他们是一起给出了相同的错误答案。

结果,这组测试的正确率为63.2%,而没有干扰单独测试的对照组正确率是99%。而且,75%的人至少有一次从众行为,也就是选择了跟助手们相同的错误答案。有5%的人甚至从头到尾跟随着大部队一错到底。只有25%的人可以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是正确的观点。

在实验结束后,阿希做出了自己的总结——人们是否做出从众的决定,和人群的数量有关。一个人试图影响你时和一百个人想说服你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一个人的异议我们总能嗤之以鼻,不为所动,但当身边80%以上的人都是另一种观点时,我们便可能毫不犹豫地遵从他们的想法。

因此,阿希后来又进一步改进了这个实验。他分别将志愿者从一名到多名实验助手组成小组。在只有志愿者和实验助手组成的两人小组进行测试时,当助手故意回答错误时,志愿者的最终成绩几乎和单独回答时一样好。但是当助手增加到了两个人时,志愿者的错误率上升到了13.6%。当助手增加到3个人时,志愿者的错误率就到了31.8%。这时,再继续增加助手数量时对于志愿者的错误率已经没有什么显著改变了。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从众心理遍布于每一种领域,它可以体现在任何一件事情上。买股票、彩票、衣服或找什么样的工作、对象,人们都有从众的一面,做出大家认可但对自己未必适合的选择。这些选择符合了众人的意愿,遵从了“公序良俗”和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却对我们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在从众和自我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路。什么是正确的选择?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对自己有价值”。

1.在不知真假时,不要做出草率的决定

你有没有发现,今天在朋友圈可以疯传的文章大多都是真假难辨的。比如下述这些文章:《这些东西致癌,赶紧发给大家》、《快转发,xxx内幕消息》、《这些东西快别给孩子吃了》……人们看到以后就会点赞和转发,自己深信不疑,还会发给亲戚朋友,成为免费传播大军的一员,让始作俑者笑开了花。

这些信息的问题是什么?核心关键词就是“分享”。如果不是这么草率,你把那些文章拉到最下面,多数会看到一些广告链接。这正是广告商利用人们的心智弱点要达到的目的——越是耸人听闻的事情,人们就越容易相信、关注和传播。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我们也处在一个信息真假难辨的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进化,各类社交软件越来越流行,使人们浏览信息并且发表自己看法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庞杂的信息同时又更新很快,这就造成了一种尴尬的局面:

一方面我们获得信息的速度变快了,另一方面给予我们做决定的思考时间变少了。

思考的时间并不充裕。于是,很多事情在你不知真假时就让你草率地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这就是越来越多的谣言、伪科学、假新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却深信不疑的原因。人们即便内心有所质疑,也会先观察一下别人是怎么看的。其他人怎么做,已经成为一个通行的社会标准。

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不能在关键时刻匆忙做决定,而要争取尽可能多的思考与分析时间。

2.在需要参考别人的选择时,标准应该是客观性而不是安全感

因为现代社会的信息过多,呈现爆发式和多元化的特点,再加上时间和精力有限,这就使得人们在做决定时倾向于“参考”别人的选择。你会怎么做?成了每个人做决定的重要标准。更重要的是,跟从集体的选择让人们有足够的安全感。

青岛的一位女孩说:“我本来不想考公务员,想自己开一家设计公司,可一看身边的亲朋好友、大学同学纷纷报考公务员,于是我也这样做了。”当我问她是否后悔时,她的回答是:“应该不会后悔,毕竟公务员还是比较稳定的,我想这是一种趋势吧。”

你看,众人的选择带给她强大的安全感,使她认为这是一种趋势。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这一事实永不改变,它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始终处于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的紧张冲突的关系中。在两种关系的博弈中,个人的个性化倾向经常落败。

大多数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都期望达到两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确保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

第二个目标:通过不辜负他人的期望来赢得人们的好感和认可。

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大部分人觉得自己最初的动机是做出正确的判断,出发点是围绕自己的,可最后的动机会变成“希望赢得他人的好感”。毫无疑问,在两种关系的冲突中,个人妥协了,这种妥协往往在无意识中发生,你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从众现象”大行其道的两个重要原因我们就找到了。首先是因信息而引起的从众,信息是罪魁祸首;其次是我们害怕、担心别人的不认可,那意味着我们与集体水火不容。

青岛的那位女孩说:“当我买一件衣服时,会考虑穿上它有没有人嘲笑我。如果这件衣服的个性程度超过了我的容忍值,也就是必然受到嘲笑、批评的话,我就不会购买。”

这就是做选择时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被拒绝或嘲笑是不能接受的,我们做选择的动机是为了获取奖励——得到喜爱或者认可,从众现象在各个层面就无法避免了。在这时,你的心智防身能力是薄弱的,许多商家和别有用心的人都会在这方面大做文章。

同时,当有一些方面越来越无法确定时——你的知识、能力无法支持你独立判断一件事情与否正确,你就会越来越依赖于“社会现实”,主动参考和遵从大家的标准。这不仅仅是因为你担心受到群体的惩罚,还因为别人能为你提供你所期待的有价值的信息。你节省了判断的时间和精力,和众人一起承担风险,这令你欣然接受。

心智在这时是如何运转的呢?打个比方,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商场,对于卫生间的标识不熟悉,上面有你看不懂的语言和符号,为此你焦急万分,此时有一个男士(女士)从某个门口走出来,你立刻长舒一口气,据此迈步而入。你认为是正确选择的标准就是别人提供给你的答案。

这表明,当我们置身于一种不确定的场合,就只能依据他人的行为去行事。而且,当类似的情节再次出现时,无须暗示,我们自然会重复刚才学到的行为。除非有严重的后果发生,证明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不要过度关注别人在做什么,关键是接纳你自己。你要接纳自己的思考与行为,这些思考必须是源自内心的,是你的第一瞬间的冲动,是直觉的判断。不要觉得跟别人一样了就一定是好或者是坏,因为你自己才是最独特的。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学会基于自身需求的分析,而不是每个决定都以他人的行为为依据。

不要成为跟风者的一员,或者把认知的权力交给陌生人。当面临自己无法判断的事情时,不要过早地下结论,应该寻找真相或者等待真相。

许多跟风者的心智近乎为零,他们在朋友圈转发一些不知真假的信息,让自己的从众行为误导别人。你要和他们保持距离,别把自己的行为决定权交给那些发布此类信息的人。

创业

免费/占便宜:我们因太“聪明”而失掉了智慧

2022-9-1 18:37:59

创业

羊群效应:在队伍的后面就一定安全吗

2022-9-1 18:44:31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