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在队伍的后面就一定安全吗

羊群效应:在队伍的后面就一定安全吗

在羊群效应的研究中有一个关于青蛙的例子。

一只青蛙在井底过腻了,对生活产生了新的渴望:“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我真想出去看一看!”

它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其他青蛙,却遭到了大家的一致鄙视。这时,一只年长的青蛙出来说话了。作为集体中的权威,年长的青蛙不紧不慢地说:“你这个傻孩子,不要再说胡话了,我们青蛙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这就是我们的世界。再说了,你就是想出去恐怕也没办法。”

这只青蛙在看到集体的态度,听到权威的劝告后,有两种选择。第一,如果它觉得“是啊,我跳出井底又能怎么样呢?可能还不如井底安全”,它就会打消跳出井底的念头。第二,如果它觉得“我跳出井底后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可以生活在一个大水塘中,那里有鲜嫩的水草,有充足的食物……”,当这种冲动越来越强烈时,它一定会想办法离开井底。

很多时候,我们的境遇也和这只青蛙类似。由此可以看出,限制一个人思维的除了集体行为的惯性,还有权威的盖棺定论。集体和权威交相辉映,让我们不得不亦步亦趋。

那么,我们如何打破这种限制或者压制呢?你完全可以强行地跳出去,彻底远离长长的队伍。这是人们倾向于采取的终极方案,又干脆又解恨。比如,越是有人建议你去相亲解决婚姻大事,你越会激烈地对抗,并成为彻头彻尾的单身贵族。的确,人们痛恨那些试图从思维层面绑架自己的人,恨不得离他们越远越好。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了,为我们挖了很多井,试图把我们关在里面一辈子。

他们的理由是:这样做是安全的,因为都是前人的经验,至少你不吃亏。

跟在这支大队伍的后面,就一定是安全的吗?

有太多的事实可以推翻这种“常识”。从大队伍中毅然跳到另一条轨道上是可行的,不过很多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在已经习惯了的生活里,在旧思维的环境中,一个人如何才能产生“和众人不一样”的想法?他的思维灵感是如何被打开的?

我们知道,凡事都要有一个起因和一个动机。思维和行动均遵循这个逻辑,我们购物、恋爱、买房、结婚、选择工作等都有一个根本的动机,也有触发它的原因。

在准备跳出“井底”时,你的动机是什么?或者说,你的原始动力是什么?

一个人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原始动机,并强化这种动机,才能在新思想的引导下坚定地走到最后,才不会被别人轻易说服,被众人的选择左右。你必须明白,“井底”外的世界更加精彩,从而巩固自己的决心。

心智的进化也是如此。很多时候,从众的人出于善意和一腔热血,一时冲动(不想违逆众人的动机,害怕被异化)而失去了冷静分析的能力。但很多消费信息和骗术的传播恰恰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弱点,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没有恶意的从众者

有的人经常引用某些知名人士的观点来告诫大家抵制某些产品。但事实是,那些观点纯属伪造,并不是那些名人说的。然而,很多人依然乐此不疲地传递着这样的观点。

例如,某医院出现了手术事故。有人假借权威专家的分析在朋友圈、微博等媒介发布文章,把医生和护士描述成“罪大恶极”、“眼里只有钱”的不良从业者。文章发出后被无数人转发,造成了不可逆转的舆论事件。但经过调查发现,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医院严格遵循了手术程序,这只是一起普通的事故。

这是最让我们不可思议的地方。转发者绝对不是恶意的,可心智的幼稚也在此时一览无余,交上了一笔昂贵的智商税。

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从医院事件也可看出,绝大多数人并非纯心要做坏事,他们只是单纯地觉得自己应该成为传播大军中不能落后的一员,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参与感。

参与感是大众事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说来说去,大部分人遇事时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在概念模糊、事实不清,甚至因果倒置、颠倒黑白的情况下,成了被舆论大潮推动的浮萍。

从教育和文化的角度看,“独立思考”在很多时候会被看成特立独行、不合时宜。人们讨厌异类,并不想独具一格。我们的传统和教育对于人的塑造是集体式的,让更多的人习惯在从众的言行中得到安全感和认同感。假如你表现得与众不同,或敢于发表挑战权威的言论,你就会被众人称为“不合群”的评价。这就是让人愿意跟在众人后面的又一个主要原因——不是不想标新立异,而是不敢跳出头来。

从经验主义跳出来

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人其实是很麻烦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是一种经验主义动物。一方面,经验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积累出来的常识;另一方面,经验又是我们应对未来的一种障碍。经验具有天堂和地狱两种特征,所以很多人为此纠结,左右为难。

美国著名的讽刺类小说家马克·吐温说:“跟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我所暴露给世人的只是修剪过的、洒过香水的、精心美容过的公开意见,而把我私底下的意见谨慎小心地、聪明地遮盖了起来。”

这是因为,没有哪个群体愿意接纳一个异类。只有当你变得与人群中的其他人没有多大区别时,这个群体才会真正地接纳你。我们真实的想法往往不敢公开,不敢大声地表露出来,这是不符合群体经验的部分。

第一,人总是喜欢接纳与自己相同的人,排斥与自己不同的人。

第二,人渴望被什么样的人群接纳,他就容易变成什么样的人。

要破解经验主义对心智地禁锢,就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睁开眼睛看待这个世界,不要轻易地大惊小怪,也不要对众人的习惯亦步亦趋。

如果你将自己局限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思维空间内,心态也会相对闭塞,遇到事情时,就会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沼中,容易被别人的思想和观点左右,成为一个跟风者。

在经验主义中,你要格外注意舆论带来的影响。舆论是经验主义以群体形式释放能量的途径,它代表了大部分人的“经验”。而且舆论是可以人为发动和壮大的,因此具有欺骗性。

很多时候,舆论的本质是人们宣泄自己不良情绪,表达某些私人意见的出口。你看到的那些凶猛的舆论声浪,其实是不同的个人,他们想这么做或者想让别人这么做而已,但不代表这就是对的。

如果这种情形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你的身上,让你失去自己的主见,依从众人认可的经验,那你还知道自己是谁吗,还能够找到真实的自己吗?

跟在一群人后面,做他们在做的事,固然在心理上是安全的,但你能否勇敢地接纳真实的自己,说出自己内心的声音?一些心智较差的人放弃了真实的自我,他们活给别人看,就此消失在人群中。

所以,提升心智能力的重要一步,就是从经验主义的行为模式中跳出来。别再把合群与合规看得那么神圣,也不要再刻意隐藏自己的个性,屏蔽内心的声音。你要主动恢复自己的个性、棱角、爱好、情感、思想和自我,进而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大家的选择。

捍卫真实的自我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伯温·哈尔说:“在人群中消失了真实的自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人人都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愿也不敢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时人人都在说假话,做违心的事,结果就会导致巨大的非理性行为的发生。在人类历史上从古代的战争到今天的消费行为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人类的集体失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检阅部队,旁边的一位将军拍马屁说:“元首,您瞧,下面的人真多呀!”希特勒说:“不!我一个人也没看见,我看见的只是人群!”

作为纳粹领袖的希特勒,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天机。要想让人疯狂,先要让每个真实的自己消失在人群里。只有当每个人的自我都消失在人群中,没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意志,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没有了自己的灵魂之后,希特勒才能驱使他们去干令人发指的事情。

“一个人”和“一群人”有什么区别呢?

一个人是拥有“我”的人。这个“我”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梦想。重要的是,“我”有自己的判断力。比如,当你一个人走过促销超市时,那里还没什么顾客,你一般不会听从促销人员的蛊惑。

一群人就是许多人聚集在了一起。这些人为了获得别人的接纳,为了证明自己是符合群体要求的,都磨灭了自己的感受、想法、意愿、个性和自我。这时,“我”变成了“我们”。比如,当你看到促销超市门口已经挤满了顾客时,即使促销人员不过来蛊惑你,你也可能主动参与进去。

这就是伯温·哈尔所说的“非理性行为”的本质。一个人时,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和眼光,不用考虑大家怎么想。他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当这个人进入社交场合、融入一个集体中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特别关心别人对他的看法,很在乎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根本不敢随意说话和做事。他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按照别人喜欢的方式行动。

例如,我们和一群同事、客户出去旅游,客户发现一家商店的免费活动很有意思,你的同事也觉得有意思,他们迅速参加。尽管你对此嗤之以鼻,嘲笑他们是傻子,可你不会戳破这个气球,你高高兴兴地一起参与,掏出了自己的钱包。

捍卫真实的自我,是加强心智防线的重要途径。但这做起来非常困难,以至于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重新对待社交。人总是需要社交的,需要活在群体和与别人的关系中,但我们不需要把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变成社交,至少不能将自己的思考和行动的权利交给其他人。所以,收回你自己的决定权,就是在捍卫真实的自我。

从现在开始,不要再时时刻刻都在乎每个人的感受和想法,在乎每个人的议论和评价,找回那些失去的自我的空间,开始在乎自己的感受,拥有自己的思想。从这一刻起,我们就迈出了修补心智防线的第一步。

创业

从众:大家都在做的事就是对的吗

2022-9-1 18:42:40

创业

庞氏骗局何以能够长盛不衰

2022-9-1 18:46:00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