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骗局何以能够长盛不衰

庞氏骗局何以能够长盛不衰

“说谎的都是骗子,相信的都是傻子。”这句话是用来形容“庞氏骗局”的。当骗子和傻子聚到一起会发生什么?庞氏骗局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金融奇才和超级骗子查尔斯·庞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靠“撒谎”卷走了两千万美元,让当时无数人一辈子的积蓄化为了乌有。

今天,凡是懂点防骗常识或金融知识的人都知道庞氏骗局是怎么回事,可我们惊讶地发现,仍然有大量的人成为这种类似骗局的猎物。

1882年,庞齐出生在意大利一个旧日贵族的家庭里。18岁时,他进入罗马智慧大学。在这里,他经历了一次财富方面的残酷考验。他结识了一些有钱的朋友,和他们终日泡在酒馆、赌场和剧院,等到自己的钱花光时,很快露了底,成了朋友的笑柄。他打肿脸充胖子,以为能被另眼相看,但这种把戏迟早玩不下去。

后来,庞齐来到当时被称为冒险者天堂的美国。他连英语也不会说,只好一边打零工,一边学习英语。但好景不长,因为偷窃食物和少找给顾客零钱,他被解雇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庞齐的骨子里就隐藏着犯罪的基因,也就此走上了更大的犯罪之路。

1907年,庞齐25岁。他从美国跑到加拿大,成为扎罗西银行的一名柜员。工作了一阵,他发现扎罗西银行的经营入不敷出,没什么利润,老板居然用新开账户的存款来为顾客支付利息。他还没琢磨清楚这里面的问题,银行老板就携款跑路了。

庞齐又一次失业,而且身无分文。走投无路之下,他来到一个朋友的办公室,想借点钱。在发现四下无人后,他咬咬牙,拿起笔伪造了一个签字,给自己写了一张423.58美元的支票。于是,他被警察抓住,判了三年监禁狱。

监狱是一座大学堂。在里面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罪犯,其中包括一位名叫查尔斯·摩斯的商人。这个商人与庞齐以前认识的小混混不同,他是一个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弄来钱”的华尔街精英。在与这个商人的攀谈中,庞齐突然开窍了:我之所以发不了财,原来是没找对方法。想赚钱就必须懂一些骗术,知道公众是怎么想的,深谙人们的弱点,小打小闹是不行的。

出狱后,庞齐开始寻找“生财之道”。当时,包括美国在内的63个国家在罗马发行了一种全球通用的邮票票据。庞齐发现,由于一战后意大利货币的贬值,1美元在意大利能买到比美国多几倍的邮票票据,两者的差价就是利润。

于是,他借了大量高利贷去投资这门生意,但发现根本卖不掉那么多票据。眼看高利贷还款的日期临近,他心急如焚。

怎么办呢?庞齐开始骗人了,他利用了人们追求高额利润的心理,告诉周围的人票据事业是有利可图的,只要他们把钱在他这里存放90天,就可以得到50%的利息。这是一个惊人的回报率。虽然庞齐不知道以后要怎么还这些钱,但他一张嘴就许下了承诺,让亲朋好友信以为真,同时帮他扩散这个消息。

很自然的,只要有足够的诱惑,就一定有人被打动。

通过这个弥天大谎,1920年3月,庞齐从110个投资者那里骗了2.5万美元。这时候,第一批投资者的兑换日也到了,他用这2.5万美元还清了那些人的本金利息。最开始的几个人平均只投资了1250美元,利息就得到了750美元。人们一看确实有利可图,立刻开始跟风。

“天啊!庞齐真的能付超过50%的利息!”这个消息就像瘟疫一样迅速地扩散开来。

1920年4月,又有471个人给庞齐投资了14万美元。到了5月,人数增加到了1500个。钞票就像下雪一样扑过来,目标就是庞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投钱给他,有些投资者投入了毕生积蓄,甚至将房屋抵押贷款,也要把钱交给庞齐。那些拿到本金利息的人,也立刻把钱又投了回来。不到半年的时间,庞齐就从一个一文不值的穷光蛋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金融天才”。至少在投资者眼中是这样的,大家都疯了似的相信他,崇拜他,毫不思索地将所有的钱交给他。

为了匹配自己企业家的身份,庞齐开了一家公司,由于投进来的钱越来越多,他雇了很多人接待投资者。如何处理这么多的钱?庞齐的做法是将它们都存进银行。他幻想着有一天,自己的钱会多到能将整间银行都买下来。这时,突如其来的“成功”和花不完的钱让他失去了“理智”,完全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一个骗子。他在各地购置了豪宅,还给妈妈买了一间海岸别墅,平时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在这个骗局里越陷越深。

更疯狂的是那些投资者,到了7月份,投资者的数量已经增长到两万人。跟风的人并不全是底层平民,还有许多中产人士。从当时的新闻来看,来自不同种族、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人都将庞齐奉为投资之神,认为他就是一棵永不会倒的摇钱树。成千上万的人排着队、争着抢着把一沓沓的钞票送过来,他们的表情写满了希望和贪婪,渴望通过庞齐发家致富,变成大富豪。更有趣的是,就连一些政府官员和警察也参与其中。在波士顿,至少有5位督察级别的高级官员也是跟风者的一员,除此之外还有成百上千的普通公务员和警察,以及联邦政府其他机构的办事人员。

然而,骗局迟早是会被人识破的。庞齐所承诺的高回报率终于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有心人发现他唯一的投资就是将钱存在银行里,并没有什么高回报的生意。要知道,银行的利息是很低的,至少无法支付他宣称的50%的利息。那么庞齐如何回报自己的投资者,钱是从哪儿来的呢?有心人开始呼吁调查庞齐,但投资者们依然执迷不悟,大部分人维护他,甚至投入更多的钱表示支持。

联邦政府介入了调查,不过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因为庞齐没有违法,他一直有在支付承诺的利息。“这是一门生意,丝毫找不出违法的细节。”不过,有些审查员和记者在不懈地努力下还是找到了庞齐的命门,然后公布了出来。

1920年的7月末,媒体集中对庞齐进行了一系列“黑历史”的报道,把他昔日锒铛入狱的经历报道出来,告诉公众他就是一个骗子。

这些报道引起了投资人的巨大恐慌,基于各方的压力,庞齐被迫停止接纳新的投资,并且将所有的业务文件公开进行审计,以示自己是“清白”的。这时他再说什么、做什么已经无济于事了,一如当初人们排着队要投钱给他一样,现在惊慌的投资者开始排着队向庞齐追讨投资。他因何发家,此刻就因何失败。人们潮水一样涌来,挤满了街道和走廊,围攻他的办公室,讨要投资款。庞齐当然没办法全部兑付,他只能兑付一小部分。恐慌像当初的贪婪一样震荡着整个社会,投资者人心惶惶,社会因此动荡不安。

1920年8月份,庞齐被逮捕。法院冻结回收了他所有的资金,但终究资不抵债,人们能拿回的钱平均不到本金的三成。只是短短几个月,两千万美元就在庞齐的手上蒸发了,不是被挥霍掉了,就是付了前面投资者的本息。最后经过3个月的审讯,庞齐被判监禁5年,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多少年来,“庞氏骗局”已经成为金融诈骗领域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拿来考验投资者智商的一道基本测试题。假如一个投资者看不出其中的欺骗逻辑,对于此类生意怀着发财致富的心态而跟随其后,我们就可以说,他必然会为此交上一大笔智商税。

薛定谔的宝箱

有一个著名的问题是“薛定谔的宝箱”——假如有一个宝箱,每秒都能让放进去的钞票增加一倍,但同时箱子里面还有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炸弹,你们会选择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放进去吗?绝大部分人都会回答“当然不会”。他们在冷静思考时十分清楚这里面的危险,因为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只要一件坏事有可能发生,那么它必然发生。但同时我也知道,当人们真的碰到这个问题时,他们的行动力往往表现得与自己的思考截然相反。

事实是,超过80%的人一定把自己的钱全部放进去!

在一次课堂上,我提出了这个问题,问台下的听众如何选择。他们中有商业大学的精英,有金融从业者,也有普通的投资者和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他们的头脑是聪明的,判断力也是惊人的。但遗憾的是,在不记名的投票中,仍然有34%的人选择“把钱放进去”。而在公开的讨论中,这个比例更高。当前面发表观点的人中有更多赞同把钱放进去的人时,后面的人会越来越倾向于赞同这一选择。

击鼓传花

在庞齐的投资客中,不乏当时的社会精英,他们真的看不到庞齐投资计划中的问题吗?或许从一开始就看到了,但他们认为自己不会是击鼓传花中的“最后一棒”。在巨大的诱惑面前,这些人的心智开始打盹儿了,都觉得自己可以在庞齐的计划破灭前带着高额的回报抽身离去,贪婪与侥幸心理驱使他们成了“愚蠢的赌徒”。

从庞齐算起,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但人类社会中的投资客并没有吸取教训。比如,2008年,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诈骗案被曝光,麦道夫利用庞氏骗局的手段诈骗了600亿美元。

庞氏骗局在实施和传递的过程中,其维系下去的核心原则就是击鼓传花,用后来者的钱支付给先来者作为回报,然后继续吸收后来者,直到泡沫破裂,再也玩不下去。

贪婪是一切骗术成功的根源

所有的骗局,基本上都利用人的贪心才能成局。没有人们心智上的贪婪,也就没有骗子的戏法。而克制贪婪,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大的难题之一。

庞齐临终前对一位前来采访的美国记者说:“我为世人带来了史上最好的一场表演,我让人们感受到了最可怕的恐惧。”他所说的“恐惧”,就是贪婪之心借众人之手集中爆发时所产生的后果。

在如此庞大的羊群中,真正的主角既不是庞齐,也不是无数的跟风者,而是人们心中贪婪的欲望。贪婪让人们眼冒绿光,不顾一切做出愚蠢的举动,明知有诈也想赌上一把。这和人们购物时明知免费是商家的套路仍会上当是一样的道理:“也许除了别人,只有我占了便宜呢?”

这些骗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升级,但核心因素正是利用了人的贪心。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自省自查,将贪婪拒之门外。

创业

羊群效应:在队伍的后面就一定安全吗

2022-9-1 18:44:31

创业

重新定义自我,跳出当下的环境

2022-9-1 18:47:52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