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彼得原理:晋升很重要,但不要盲目满足

什么是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Dr.Laurence Peter)在对企业人员晋升的诸多不正确的现象进行研究后得出的激励方法。其大致观点是,每个员工都趋向于上升到更高的职位,甚至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很多人习惯利用职位晋升来激励员工,这是个不错的方法,但这种方法负面影响也很大。彼得这个结论是批判一些人对高职位、大权力贪得无厌的心理。

彼得原理又被称为“向上爬”理论,重在说明人都有向上爬的欲望。他认为,在企业中,每一个员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表现良好,或成绩卓著,就有了想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的欲望和想法;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自己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彼得原理案例

晋升压力令总经理负重崩溃

狄马在完美钢琴琴弦公司工作了20年,他从基层职员慢慢晋升到总经理的职位。可是,就在担任最高执行官后不久,便患上了高血压和消化系统溃疡等一连串的疾病。医生建议他不要紧张并放松心情,董事会也建议增派一名副总经理帮他减轻负担,虽然这两项建议的本意都不错,但依然无法替他解决健康问题。

事实上,狄马的晋升已超出他健康所能承受的范围,即使增加助手,或按照医生建议放松心情,最高执行官所必须完成的任务仍无法因而减少。身为公司的最高执行官,狄马必须同时处理多项重大事务,还要适应某些相互冲突的价值。比如,为了取悦股东及董事会,他必须设法赚钱;为了取悦顾客,他必须保证产品的高品质;为了取悦员工,他必须支付优厚薪资并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为了取悦社区居民,他必须履行某些社会责任。为了应付这些相互冲突的事务,狄马的健康最终出了问题。

一贯表现优秀的狄马在总经理的岗位上被击倒了。他的表现开始不尽如人意,大家开始颇有微词,狄马只好辞去总经理职务。

精透解析:慎将晋升做奖励

上述事例的狄马总经理因对权力的迷恋,最终病倒了,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是如此,只要不停地被提拔,不管在下级岗位上如何优秀,总有一天会陷入不称职,会在某一个岗位上被击倒。这就是管理学中的彼得原理告诉我们的真谛,他的真谛不是否定晋升激励这种方法,而是要谨慎使用这种方法。

因此,为了应对这种现象,他还列出了“彼得治疗法”和“彼得药方”,为管理者提供改善晋升激励的方法,警示管理者不要轻易草率对员工进行晋升。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

因此,这就要求管理者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的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将一名员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员工的奖励,反而使员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工作和事业带来损失。

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唯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例如陶渊明辞职种菊写诗,爱因斯坦拒绝总统提名等。官场上少一个县令不算什么,中国文学史上少一个陶渊明则大为失色。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却不一定能当好总统。所以有时辞职的确是一个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华美转身。

创业

「员工激励」特里法则:在承认中改正,从错误中收获

2022-8-19 8:27:59

创业

「员工激励」乔治原则:惩罚也是激励,但只是手段并非目的

2022-8-19 8:30:33

搜索